通识教育
首页 中心简介 通知公告 新闻剪影 通识课程 通识讲堂 通识活动 制度建设
部门新闻
· 关于征集科技、人文板块通识...
· 关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尔...
· 关于编印通识教育课程手册的通知
· 2022-2023(2)学期“尔雅”...
· 关于公布2018年度通识教育核...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识课程“引...
· 关于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尔...
· 关于开展2018年度通识教育核...
· 关于公布科技板块通识教育课...
· 科技板块通识教育课程立项结...
新闻剪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剪影>>正文

通识回顾|通识云讲堂第二十五期: 莫言的“文学共和国”

2022年06月10日 09:27 点击:[]

62日,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助理张晓琴教授受邀成为心雅通识学会第二十五期主讲人,为我校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莫言的“文学共和国”》的通识讲座,全方位、多维度给我们展示了中国惟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文学共和国”。近900名师生通过腾讯视频会议、钉钉群收看了讲座。

张老师首先从莫言生平与创作谈起,通过丰富的史料、莫言亲述、莫言故乡故居图片等资料,还原了莫言成长的地理空间和精神起点。童年刻骨铭心的饥饿和孤独使他迫切地渴望精神温暖,书籍匮乏时代一本反复翻阅的《新华字典》成了莫言重要的知识铺垫,乡间世态则给了他最初的精神追求与物质渴望,这成了后来莫言创作的原乡记忆与精神源泉。

随后,张老师在对莫言的“文学共和国”理念的提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莫言的“共和国”的地理坐标、精神象征及其间人物进行了非常丰富、细致的阐释,并结合《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莫言的文学巨制进行了细致解读,最终令人信服地定义莫言“文学共和国”本质——生命本体论的历史诗学。她认为莫言改变了传统文学“善—恶”、“道德—历史”冲突的模式,既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也并未放弃自己的知识分子立场,而是将二者很好融合起来,构建了“生命本体论”的历史诗学。


通过对乡土中国“爱恨交织”的情感体验,凭借天马行空的文学想象,莫言既“发现了故乡”又“超越了故乡”,营造出中国乡土文学别具一格的艺术境界。张晓琴老师用丰富的资料、细致的解读、独到的见解阐述了一个富于精神魅力的世界——莫言的文学共和国。整场讲座深入浅出、浅入深出、耐人寻味,张老师娓娓道来,带师生们享受了一场游历莫言文学世界的精神盛宴。

上一条: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大赛优胜奖获得者颜烁的参赛感言下一条:通识回顾|《非暴力沟通》读书沙龙——“发心的起点是了解他人”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ued体育 通识教育中心